谏议大夫的弹劾慷慨激昂,监察百官的御史台之首向子諲却保持了缄默。赵构幽深的目光一一扫过朝臣。刑部参政范宗尹立即跳出来,赞同谏议大夫的弹劾,说卫轲不顾人伦,有辱礼常。礼科给事中和几位学士、直学士也附议了几句。多数朝臣都垂下眼皮,拢着袖子不发言,或是目光觑向还未说话的几位参政。“王党”的人觑向吏部参政赵鼎和大理寺参政谢如意,“司马党”的觑一眼赵鼎,又觑一眼工部参政章谊,“程党”的人由觑向胡安国。</p>
</p>
赵鼎作为“枫阁”的中坚人物,自是早就知晓名可秀与卫希颜之间的关系,丁起临行东海前他们这些“阁员”就有过紧急商议,对朝堂上的攻讦早有预料,面色沉稳地当闭嘴葫芦。宰相不在,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就是朝臣之首,赵鼎执吏部后在政事向与宰相共进退,在学派上又是朝中温公学派之柱,他不说话,以宰相丁起为首的“王党”以及“司马党”的人也都稳着了。</p>
</p>
户部参政叶梦得不在,吏部参政之下就是礼部参政。胡安国虽然一心想削弱卫希颜的权势,却并不赞成谏议大夫的“革除朝廷”之议:太想当然了!而且是自毁长城!</p>
</p>
但胡安国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如果利用得好,可以逼得卫轲交出兵权,恢复以前的三衙(殿前司、步军司、马军司)统兵旧制,让枢密院回到只掌军策、不统兵的祖制下。不过,必须要掌握一个度,否则激怒了卫轲,以她的能力、威望,加上名花流的实力和名可秀拥有的商盟财富,说是能颠覆朝廷恐怕也也不为过。但这种“度”就意味着朝廷必须将做出妥协,至少要默认卫、名的关系,而这与人伦礼法是违背的。</p>
</p>
胡安国的心中如潮起,是选择利益还是礼法让他心中受到煎熬。他想起尹焞的话,“一旦入朝,道德学问再无纯粹。”他心里叹了口气,心志却变得坚定起来,不入朝怎可治世,不治世怎可弘圣人之道?权其利害择其轻,亦是不得已而为之。</p>
</p>
这般思忖的功夫,政事堂的参政们一时间都没有发言。枢密副使李邴和武臣们也都做木雕泥塑状,垂着眼皮一言不发。</p>
</p>
赵构的容色喜怒不辨,幽如深潭的目光却给人一种森森锐利的感觉,被他目光扫过的朝臣都不由得心里打了个噤。</p>
</p>
“赵卿?”吏部参政被皇帝点名。</p>
</p>
赵鼎闻声出列,“禀陛下,宰相和国师一行尚在路上,实情如何,需得回朝再作询问。此时,议之过早。”</p>
</p>
垂下眼皮的朝臣心里都点头。</p>
</p>
赵构当然知道今日的朝议议不出什么结果来,但这些大臣的态度他必须体察,看哪些是卫党,或是亲近卫党一系。</p>
</p>
君子不结党,他心里冷笑着,没有哪个大臣是不结党的,丁党,卫党,胡党……!赵构心里窜着一股邪火,这股火焰几乎要让他烧起来,所有的积郁似乎都找到了一个发泄口,在鼓荡着要冲出来。</p>
</p>
作者有话要说:赵构同学要爆发了……</p>
</p>
正文 394君臣情敌?</p>
</p>
十一日的朝会上,对卫希颜的弹劾当然没有什么结果,后来朝议重点被赵鼎转到对名重生的追赠上。</p>
</p>
南廷通过此次宗师之战,不费半分兵力得到了河南十九州之地,此皆为名重生之功,名重生因此战身殒,朝廷必然要有表彰和追封之举,否则难以平服天下武者之心,而且民众也会认为议朝廷不仁义。</p>
</p>
朝臣对表彰追封没什么异议,但追封何等品级就有很大争议。赵鼎奏议追封太保,定谥“武义”;胡安国认为太过,最多追封检校少保,定谥“忠义”。</p>
</p>
宋代的太保位列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少保位列三孤(少师、少傅、少保),职品均为正一品,可以拥有实权,也可以只为荣衔,如蔡京、雷动,都曾以太师领三省。但建炎立朝后,三公三孤都只成了荣衔,而且规定是给德高望重、功勋卓著的文武官员加封——胡安国等官员认为,以名重生一战之功尚不足以加封三公三孤,最多追封检校少保。</p>
</p>
检校少保是检校官。检校,本意是勾稽查核,加在官名之上有代理之意。至唐朝后期,“检校”官职成为散官或加官,没有职事之权。宋沿唐制,初期有检校官十九阶,至神宗元丰改制后,“检校”官职仅留下检校三公与检校三孤。因为是特旨诏除,不是正式拜授,检校三公三孤比起正式的三公三孤要低一阶,为从一品。当然从荣誉上来讲,也是低一阶的,后来便多作为对武臣的封赠了。</p>
</p>
以宋朝重文轻武的风气,武臣很难得到三公、三孤的加封。当年卫希颜在黄河之战“身殒”,被赵桓追赠为三公最高的太师,是以尚书丞的文臣授衔而非武臣之故,而且当时国难当头,这个最高荣衔的追赠还有对英雄寄托的追思和鼓舞军民斗志的意义在内,与现今名重生的情况不一样。况且,名重生陨落前只是布衣百姓,并非朝廷重臣,若非他身为宗师的崇高地位,即使拥有使朝廷得河南十九州的大功也不可能被提到朝堂上议论追赠一品荣衔。</p>
</p>
又说谥号之争。</p>
</p>
谥号是对帝王、大臣及有地位和声望的名士在死去以后,根据其人的生平事迹、品德修养,而由他人评定给予的带有褒贬善恶的名号。唐宋的士大夫都极其看重谥号,因为“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所以谥号是光其大名,死而不朽,即:“闻谥者行之迹,而人所以旌善而惩恶,节惠而尊名也。”</p>
</p>
所以宋朝的士大夫对定谥十分慎重,认为事大体重,不可以轻议。也并不是每一个官员死后都能得到谥号,规定是三品官员以上朝廷定谥,三品以下由亲属奏请——如名重生这般又是特例了。</p>
</p>
按大宋谥法,文臣带“文”、武臣带“武”为最高等级谥号,如范仲淹、司马光谥号“文正”,王安石谥号“文”,狄青谥号“武襄”。建炎立朝后,又对谥法作了规范,《宋礼典·谥法》规定,武臣以带“武”为最高谥号,按等级依序为:忠成昭靖、肃毅宪义、惠穆襄安……,第一谥号为“忠武”,其余均以“武”为起头。</p>
</p>
赵鼎提议名重生定谥“武义”,位列最高谥号的第八字,。胡安国等反对官员以狄青和种师道为例,说狄青之功也只得谥“武襄”,而种师道定谥“忠宪”,尚未进“武”,名重生焉能进谥“武义”?</p>
</p>
以赵鼎为首的支持派朝臣说,当年狄青定谥时,仁宗皇帝是要定“忠武”,因大臣作梗,起了文武偏颇的私心才定为“武襄”,本就不公;而种师道定谥时,是被当朝的靖康宰执打压,也有不公之嫌,都应重新作议,岂能以前人之不公而拘后人?又有王学派大臣说,王安石单谥“文”也是不公正的,当谥“文正”或“文成”,以彰其变法之功,立时引起了司马学派和程学派的激烈反对。</p>
</p>
</p>
</p>
赵鼎作为“枫阁”的中坚人物,自是早就知晓名可秀与卫希颜之间的关系,丁起临行东海前他们这些“阁员”就有过紧急商议,对朝堂上的攻讦早有预料,面色沉稳地当闭嘴葫芦。宰相不在,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就是朝臣之首,赵鼎执吏部后在政事向与宰相共进退,在学派上又是朝中温公学派之柱,他不说话,以宰相丁起为首的“王党”以及“司马党”的人也都稳着了。</p>
</p>
户部参政叶梦得不在,吏部参政之下就是礼部参政。胡安国虽然一心想削弱卫希颜的权势,却并不赞成谏议大夫的“革除朝廷”之议:太想当然了!而且是自毁长城!</p>
</p>
但胡安国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如果利用得好,可以逼得卫轲交出兵权,恢复以前的三衙(殿前司、步军司、马军司)统兵旧制,让枢密院回到只掌军策、不统兵的祖制下。不过,必须要掌握一个度,否则激怒了卫轲,以她的能力、威望,加上名花流的实力和名可秀拥有的商盟财富,说是能颠覆朝廷恐怕也也不为过。但这种“度”就意味着朝廷必须将做出妥协,至少要默认卫、名的关系,而这与人伦礼法是违背的。</p>
</p>
胡安国的心中如潮起,是选择利益还是礼法让他心中受到煎熬。他想起尹焞的话,“一旦入朝,道德学问再无纯粹。”他心里叹了口气,心志却变得坚定起来,不入朝怎可治世,不治世怎可弘圣人之道?权其利害择其轻,亦是不得已而为之。</p>
</p>
这般思忖的功夫,政事堂的参政们一时间都没有发言。枢密副使李邴和武臣们也都做木雕泥塑状,垂着眼皮一言不发。</p>
</p>
赵构的容色喜怒不辨,幽如深潭的目光却给人一种森森锐利的感觉,被他目光扫过的朝臣都不由得心里打了个噤。</p>
</p>
“赵卿?”吏部参政被皇帝点名。</p>
</p>
赵鼎闻声出列,“禀陛下,宰相和国师一行尚在路上,实情如何,需得回朝再作询问。此时,议之过早。”</p>
</p>
垂下眼皮的朝臣心里都点头。</p>
</p>
赵构当然知道今日的朝议议不出什么结果来,但这些大臣的态度他必须体察,看哪些是卫党,或是亲近卫党一系。</p>
</p>
君子不结党,他心里冷笑着,没有哪个大臣是不结党的,丁党,卫党,胡党……!赵构心里窜着一股邪火,这股火焰几乎要让他烧起来,所有的积郁似乎都找到了一个发泄口,在鼓荡着要冲出来。</p>
</p>
作者有话要说:赵构同学要爆发了……</p>
</p>
正文 394君臣情敌?</p>
</p>
十一日的朝会上,对卫希颜的弹劾当然没有什么结果,后来朝议重点被赵鼎转到对名重生的追赠上。</p>
</p>
南廷通过此次宗师之战,不费半分兵力得到了河南十九州之地,此皆为名重生之功,名重生因此战身殒,朝廷必然要有表彰和追封之举,否则难以平服天下武者之心,而且民众也会认为议朝廷不仁义。</p>
</p>
朝臣对表彰追封没什么异议,但追封何等品级就有很大争议。赵鼎奏议追封太保,定谥“武义”;胡安国认为太过,最多追封检校少保,定谥“忠义”。</p>
</p>
宋代的太保位列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少保位列三孤(少师、少傅、少保),职品均为正一品,可以拥有实权,也可以只为荣衔,如蔡京、雷动,都曾以太师领三省。但建炎立朝后,三公三孤都只成了荣衔,而且规定是给德高望重、功勋卓著的文武官员加封——胡安国等官员认为,以名重生一战之功尚不足以加封三公三孤,最多追封检校少保。</p>
</p>
检校少保是检校官。检校,本意是勾稽查核,加在官名之上有代理之意。至唐朝后期,“检校”官职成为散官或加官,没有职事之权。宋沿唐制,初期有检校官十九阶,至神宗元丰改制后,“检校”官职仅留下检校三公与检校三孤。因为是特旨诏除,不是正式拜授,检校三公三孤比起正式的三公三孤要低一阶,为从一品。当然从荣誉上来讲,也是低一阶的,后来便多作为对武臣的封赠了。</p>
</p>
以宋朝重文轻武的风气,武臣很难得到三公、三孤的加封。当年卫希颜在黄河之战“身殒”,被赵桓追赠为三公最高的太师,是以尚书丞的文臣授衔而非武臣之故,而且当时国难当头,这个最高荣衔的追赠还有对英雄寄托的追思和鼓舞军民斗志的意义在内,与现今名重生的情况不一样。况且,名重生陨落前只是布衣百姓,并非朝廷重臣,若非他身为宗师的崇高地位,即使拥有使朝廷得河南十九州的大功也不可能被提到朝堂上议论追赠一品荣衔。</p>
</p>
又说谥号之争。</p>
</p>
谥号是对帝王、大臣及有地位和声望的名士在死去以后,根据其人的生平事迹、品德修养,而由他人评定给予的带有褒贬善恶的名号。唐宋的士大夫都极其看重谥号,因为“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所以谥号是光其大名,死而不朽,即:“闻谥者行之迹,而人所以旌善而惩恶,节惠而尊名也。”</p>
</p>
所以宋朝的士大夫对定谥十分慎重,认为事大体重,不可以轻议。也并不是每一个官员死后都能得到谥号,规定是三品官员以上朝廷定谥,三品以下由亲属奏请——如名重生这般又是特例了。</p>
</p>
按大宋谥法,文臣带“文”、武臣带“武”为最高等级谥号,如范仲淹、司马光谥号“文正”,王安石谥号“文”,狄青谥号“武襄”。建炎立朝后,又对谥法作了规范,《宋礼典·谥法》规定,武臣以带“武”为最高谥号,按等级依序为:忠成昭靖、肃毅宪义、惠穆襄安……,第一谥号为“忠武”,其余均以“武”为起头。</p>
</p>
赵鼎提议名重生定谥“武义”,位列最高谥号的第八字,。胡安国等反对官员以狄青和种师道为例,说狄青之功也只得谥“武襄”,而种师道定谥“忠宪”,尚未进“武”,名重生焉能进谥“武义”?</p>
</p>
以赵鼎为首的支持派朝臣说,当年狄青定谥时,仁宗皇帝是要定“忠武”,因大臣作梗,起了文武偏颇的私心才定为“武襄”,本就不公;而种师道定谥时,是被当朝的靖康宰执打压,也有不公之嫌,都应重新作议,岂能以前人之不公而拘后人?又有王学派大臣说,王安石单谥“文”也是不公正的,当谥“文正”或“文成”,以彰其变法之功,立时引起了司马学派和程学派的激烈反对。</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