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45an.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舍卫国,梵音高歌。
  释迦证得圆觉。
  灵山古佛坐化,世尊当出。
  “弟子多谢大师伯。”
  菩提树下,释迦双手合十,目送老子骑牛东归。
  来时紫气三万里,去时只取一瓢饮。
  老子西出化胡,于天竺度释迦。
  三千功德,他取了一成,化一个镯儿套在青牛鼻上。
  “牛儿,归家了。”
  老子笑呵呵地拍了拍青牛角。
  老牛识途,打着响鼻,载着老子踏上了回归东土的道路。
  东方紫气飘渺。
  西天金光无量。
  释迦牟尼转身,缓缓而行,步步生莲。
  “阿弥陀佛!”
  释迦周行七步,身后的佛光照亮婆娑世界。
  灵山,到了。
  无论是洪荒真界,还是西游宇宙。
  璀璨的佛光照耀诸界,普渡群生。
  灵山脚下,诸佛诸菩萨看到无量佛光中朝他们走来的高大身影,个个笑逐颜开。
  “我等见过世尊!”
  世尊世尊,现世之尊。
  古佛燃灯退位化道,宣告着一个时代的落幕。
  西游宇宙,东方群魔乱舞之时,西土亦有庄严之劫。
  彼时,燃灯传小乘之法,由是千佛度已,脱劫而出。
  那是属于小乘之法的辉煌岁月。
  也只是属于佛的辉煌岁月。
  小乘之法,修持己身,是少数人的超脱。
  到如今,世尊问鼎。
  释迦法驾灵山,自当开启佛门的大乘时代。
  “请世尊上山!”
  诸佛迎释迦牟尼入主灵山。
  莲池中,十二品金莲大放光明,功德池水作注升腾,如雨而落洗净十方。
  释迦抬步,十二品金莲自动落于他的脚下。
  灵山佛众静听世尊讲法。
  “我大乘之法,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生,能作无来无去……”
  释迦牟尼对诸佛诸菩萨讲大乘之法。
  诸佛闻之,细细思量。
  定光佛双掌合十,道:“敢问世尊,诚如所言:大乘度人,小乘度己。那后者果真劣于前者吗?”
  释迦笑而不语,他看向法台下,对四大弟子之一的观世音说:“你可明了?”
  观世音拈含笑,其面有宝相,身如琉璃清净。
  她回答:“弟子已明。”
  “大士何以明?”定光佛追问。
  诸菩萨罗汉纷纷朝其看去。
  观世音笑着回答:“慈航倒驾,常观世音。”
  此八字,是慈航前世今生的总结。
  所谓“慈航倒驾,常观世音”,便是说菩萨往世成了佛,又发愿来到各世界,寻声救苦,普渡众生。
  这是慈航真人的道,也是观世音的道。
  大乘之法于她,便是这八个字。
  而小乘之于大乘,便是度己而后度人。
  诸佛闻言,无不心中震动。
  世尊大笑:“汝得吾法之真意矣!”
  大乘度人,是度己又度人。
  他要的不是佛陀高坐灵山,而是让诸佛乘万灵之愿,入得红尘千万丈,救苦救难亿兆生。
  所以释迦讲大乘之法,也不是在全盘否定小乘之法。
  小乘无错,若无小乘之法,灵山何来佛陀?
  佛不修已,无所谓佛。
  佛不度人,不所以尊。
  释迦这个世尊的大乘之法就是在告诉诸佛:你们该下山了。
  佛不该也不能只坐在灵山。
  佛当入世。
  度已亦度人。
  这是西游宇宙时代发展的必然。
  同样,这也是西方教教义的本来。
  释迦这个新任教主的大乘佛法,便是二圣初心的延续。
  只不过他站在历史的节点上,佛门注定要他的手中发扬光大。
  “我佛慈悲!”
  这一日,世尊讲法。
  这一日,千佛开悟。
  由是,诸天罗汉踏入红尘,净土菩萨乘愿入世。
  世尊无私念,佛陀不高坐,众生见如来。
  这个时代,东方百家争鸣,万道繁盛。
  这个时代,西土千佛入世,众生超脱。
  一东一西,开两朵,各表一枝。
  如阴阳之平衡,得人道之繁华。
  这是属于众生共同的辉煌。
  洪荒世界,接引笑了,准提也笑了。
  稷下学宫中的明玉同样笑了。
  “如来者,成佛以后因悲愿力故垂化也,乘如而来,故曰如来。”
  明玉转身对墨子说:“多宝的大乘之道,实为如来之道也!”
  墨子不言不语,眼中却有无尽的笑意。
  “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
  子产不知何时出现在了两人身边,他望向西方,轻轻点头:“‘如来’二字,不错!”
  天尊的脸上带着笑意。
  截教的弟子中,能让他另眼相看的不多,多宝绝对是排在第一的那个。
  大乘佛祖释迦牟尼入主灵山之后,并没有排斥、否定小乘之法。
  甚至大力肯定了燃灯古佛的功绩。
  这一点让天尊非常满意。
  毕竟提出小乘之法的燃灯。
  这是他阐教的副教主。
  肯定副教主,就是在赞扬他这个教主。
  这让教主打心眼里高兴。
  “多宝这孩子,真不错。”
  子产笑容满面,难怪慈航他们愿意在此世跟着多宝。
  墨子瞥了眼笑逐颜开的子产,淡淡地说了一句:“是不错,但多宝是我截教的弟子,你这么高兴做什么?”
  以前天尊没少埋汰他截教,对弟子各自挑刺。
  现在多宝争气了,教主当然也觉得扬眉吐气。
  佛门教主。
  称宗作祖。
  羡慕吧?
  我徒弟!
  墨子的下巴微微上扬,他看着脸色一黑的子产,忽然觉得心中有些解气是怎么回事?
  子产横了墨子一眼,轻声哼道:“什么你截教弟子?”
  “红白藕青荷叶,三清原本是一家。”
  子产一副你怎么小家子气的模样,他顿了顿,说道:“抛开截教弟子这个身份不谈,难道多宝的成长就没有我玉虚宫的一份功劳?”
  “你可别忘了,某人搬去金鳌岛之前,是在哪住的?”
  “多宝那也是听过我玉清正法的!”
  墨子无语了。
  我截教没干出成绩的时候,您老这个看不上眼,那个看不上眼。
  现在有点成绩了,就觉得我截教眉清目秀了?
  好话坏话都让你说完了呗!
  一旁的明玉看着两位师伯做那怄气,他不禁莞尔。
  有时候,为了维持人设和形象,真身不便说的话,套上马甲那就没有负担了。
  就像在洪荒的时候,教主可是一直很维护天尊的,并不会主动落二哥的面子。
  现在看来,教主其实也不是没有小情绪的。
  同样,摆出威严姿态,对截教通常不假颜色的天尊,心中又何尝不是真的认可那句“红白藕青荷叶,三清原本是一家”。
  只不过碍于面子,有时候不愿说罢了。
  “果然,这套了马甲之后,大家都变得有意思多了。”
  明玉摸了摸腰间的德剑,如是想着。
  ~~~~~
  悟空游历南赡部洲,串长城,游小县,不觉八九年余。
  仙山福地,他去了很多。
  高人大士,他见的也不少。
  同样的,对于南瞻部洲的豺狼虎豹,人心诡谲,亦是未曾逃过悟空的一双金睛。
  蜀山,悟空游历至此,见到了文始真人,惊讶的发现这正是蒙城的熟人。
  他乡遇故知,惊喜的二者把酒言欢,论道说法,好不快活。
  “贤弟,不如在我这多留几日。”
  文始真人把着悟空的手,眼中的神色充满了依依不舍。
  悟空笑道:“我渡海而来,行东土,游南洲,到如今已数十年了。”
  “虽观尽诸法,见罢众生,那心中的大道却依旧模糊,未曾真正寻得。”
  “在老哥这里的几月,已然是十足的幸事。”
  “不敢过多叨扰了。”
  文始真人见他这么说,也知不能再挽留,于是送其果品酒浆,再附上道德之言。
  “贤弟西行,千山万水,此五千道德之言或可解忧!”
  悟空也未推辞,他郑重朝文始真人作揖,然后只身西去。
  他又飘过西海,直至西牛贺洲地界。
  登岸遍访多时,忽见一座高山秀丽,林麓(lu)幽深。他也不怕狼虫,不惧虎豹,登山顶上观看。果是好山:
  千峰排戟,万仞开屏。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缠老树,古渡界幽程。奇瑞草,修竹乔松。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
  奇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幽鸟啼声近,源泉响溜清。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巉(chán)崖苔藓生。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
  正观看间,忽闻得林深之处,有人言语,急忙趋步,穿入林中,侧耳而听,原来是歌唱之声。歌曰: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悟空听得此言,不禁欢喜道:“这路却是寻对了。”
  他入得山林,仔细再看,乃是一个樵夫在那里举斧砍柴,只见其头上戴箬笠,身上穿布衣,腰间系环绦,足下踏草履。
  悟空近前。
  “道友,起手了。”
  那樵汉见了悟空模样,竟也不慌,反倒转身答礼道:“我拙汉衣食不全,怎敢当‘道友’二字?”
  悟空笑道:“非是道中人,如何作仙言?”
  樵夫问:“何有仙语?”
  悟空道:“我才来至林边,只听的你说:‘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黄庭》乃道德真言,非是修道之人,如何得知?”
  满腹经纶,读了一路的道德真言的悟空表示是:道友,再藏就没意思了。
  哪知,樵夫一脸笑意,对答如流:“实不瞒你说,这个词名做《满庭芳》,乃一神仙教我的。”
  悟空无语。
  你这都遇上神仙传妙诀了,还说自己不是修道的?
  “那神仙为何教你这词?”悟空很配合地接着问。
  樵夫说:“那神仙与我舍下相邻,他见我家事劳苦……”
  “等会儿!”
  悟空奇怪地看了看樵夫:“神仙是你邻居?”
  “对啊!”樵夫理所当然地回答,仿佛一点问题都没有……才怪!
  悟空嘴角一抽,我有那么好骗吗?
  “你继续,继续。”
  看你还能怎么编。
  樵夫迎着悟空怀疑的目光,一点都不觉得尴尬。
  他犹自说道:“神仙见我日常烦恼,便把这词儿教给我,一则散心,二则解困。我刚才心有所虑,故此念念。不期被你听了。”
  “哦~”
  悟空点点头,话锋一转:“你家既与神仙相邻,你何不从他修行?学得个不老之方,不是好吗?”
  悟空这不问还好,这一问,那樵夫忽然伤感起来。
  “我一生命苦啊~~”
  这熟悉的套路让悟空心道不好。
  游历两大部洲的他,什么套路没见过?
  他刚要说话,樵夫就已经絮絮叨叨讲起了自己的身世:“我自幼蒙父母养育至八九岁,才知人事,不幸父丧,母亲居孀,再无兄弟姊妹,只我一人……”
  通过樵夫的描述,一个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家有老母侍奉不能远离,日日打柴为生的孝子形象渐渐饱满起来。
  悟空的嘴角那是一抽再抽。
  等对方说的差不多了,悟空连忙道:“据你说起来,你也是一个行孝的君子,以后必有好报。”
  樵夫脸上带笑,很是谦逊:“侍奉至亲,人之常情。”
  悟空与之攀谈几句,便问起了神仙居所。
  樵夫道:“不远,不远。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那祖师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见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你顺那条小路儿,向南行便可到达。”
  悟空用手扯住樵夫道,笑道:“老兄,你便同我去如何?若还得了好处,决不忘你指引之恩。”
  樵夫脸色一变,连忙推脱道:“你这汉子,甚不通变?”
  “我方才这般与你说了,你还不省?假若我与你去了,却不误了我砍柴?老母何人奉养?”
  “欸~~,别拉我啊!”
  “我要砍柴!”
  “我要砍柴啊!”
  “你不能自己去吗?”
  樵夫哭丧着脸,生无可恋地被悟空拖着走。
  “道友,没事,我就是让你带个路,不耽误你侍奉老母。”
  悟空从墨方中倒出一物。
  “瞧见没,只要你带路,这锭金子就是你的,有了它,你就可以不用打柴了,家中母亲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赡养。”
  樵夫瞅见了那锭金子,明显有发懵。
  “不去!”樵夫回过神来,果断拒绝。
  哗啦啦~~
  悟空面无表情倒出一堆金子,聚成小山。
  一座,两座,三座……
  啪!
  樵夫扣住悟空的手,仰起的脸上满是谄媚地笑容:“爷,您这边请!”
  方寸山中。
  菩提祖师看着这一幕,只觉牙疼。
  这小猴子,不好教喽!
  ~~~~~
  洪荒真界。
  随着西方教的独立,由其支持辅佐的颛顼帝也趁机禅让。
  “喾啊,你已经是一个成熟的领袖了,是时候开始独自面对这一切了。”
  在颛顼帝语重心长的劝解之下,帝喾终于接过了这口时代的黑锅。
  黑帝颛顼光荣退休。
  然后,异兽的雷终于是炸了。
  黑帝刚退位,洪荒天南地北就出现了骚动。
  蛰伏已久的异兽们在魔神天心的安排下四处作乱。
  帝喾按下一处,又起一处。
  往往东边平定,北边又乱。
  就连神魔战场都开始大战频发了。
  坐镇大罗天的伏羲紧急下令,召唤了天界、冥界、人界、魔界的一批大罗战力去换防。
  洪荒人道纪元持续已久的和平,在帝喾手中终于是打破了。
  “我说怎么共主跑这么快呢!”
  面对持续糜烂的局势,帝喾欲哭无泪。
  好在颛顼帝还有点良心。
  他在退位之后果断留下道身镇守北岳,让人族五方五帝的布局完成了闭环。
  有五帝坐镇五岳镇压天下气运,加上绝天地通的完成,人界基本盘固若金汤。
  就算再乱也不至于一发不可收拾。
  “本帝就不信了,洪荒的布局还能在我手里被攻破?”
  作为昔日是天界之主,如今是人界之主,帝喾也不是好相与的。
  他发起狠来,一连签发了十二道帝令。
  整个人界的仙神都被调动了起来。
  “伐异兽,平动乱;卫洪荒,救苍生!”
  一支支大军开拔,铁血杀伐震动古今。
  “哈哈哈!”
  “妖帝实乃我辈中人!”
  稷下学宫,名家公孙龙仰天长啸。
  嘴遁了一个时代,他的杀心可没有减弱分毫!
  “诸君,我去去就回!”
  公孙龙踏出学宫,两柄杀剑飞出血海,修罗大军闻令而动。
  不久。
  两界战场蠢蠢欲动。
  明玉贴出公告,扩大了学宫试炼范围,在原来两界战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诸天世界。
  “一头金仙级异兽(魔神),十个学分。”
  霎时间,整个学宫的学子都红了眼。
  “伐魔神,平动乱;卫洪荒,救苍生!”
  百家弟子纷纷嗷嗷叫地冲去领取试炼任务。
  天周各大神国立即跟进。
  灵山上的世尊又组织佛陀们开了个大会。
  “我佛慈悲,亦有金刚怒目!”(本章完)
相关阅读More+

道长别打了,大道都快磨灭了

易火旺

宠王

六角雪

机械末日

兰帝魅晨

有龙

蜜汁鸭片

传说模拟器

止汶

强兵

冰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