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45an.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114章 陈凡,你过分了
  未名湖畔,五个少年聚在一起,一个个的,跟个老烟枪一样。
  其实大家的烟瘾都不大,只有陈凡抽得多一些,一方面是下乡时养成的习惯,另一方面是写书时习惯抽烟。
  不过最近也在慢慢减少,尤其是上课期间,一早上、一下午都是不抽的,一天控制在半包左右。
  他已经琢磨着,哪天给戒了。
  “哥几个,既然要干这个事,那就是合作,合作之前,咱们得先把钱的事情谈清楚了。”
  很多人做生意、谈合作,都会不自觉地回避金钱,觉得谈钱太俗气,可现实是,不谈钱的合作都是空中楼阁,经不起风吹雨打。
  真正舒服的关系,是先把钱的问题谈清楚了,对于利益问题大家心里都有数,才能心安理得地谈感情、谈未来。
  前期不把钱谈清楚,后期利益分配不公平,很容易心理不平衡,朋友很容易就变成仇人。
  陈凡见多了,也经历过。
  所以讨论一开始,陈凡就先拿钱说事,辛英杰和陈建业都很赞同,俩人一个是羊城的,一个是闽南的,在做生意这件事情上,都有着共同的看法。
  孙平安和曹洋只觉得不太好意思,但也没有反对,大家做这个事情,本来就是为了赚钱的,谈清楚也好。
  “将来教辅能出版,我的想法是,把钱一分为三,拿出 20%作为社团储备金,主要用于社团活动、采购经费。”
  “第二部分是给书籍的编纂组,这部分是大头占 60%,至于编撰组内部怎么分配,后面我们再商谈。”
  “剩下的 20%,均分给全体社员,社团的本质是扶持贫困学生,肯定要拿出一部分,这样我们就有合理的理由,从学校要到一些资源和扶持,这才是最重要的。”
  “确实挺合理的,这种制度下,必须把浑水摸鱼的人排除在外,不干活光分钱,肯定会引起内部矛盾。”辛英杰提醒道。
  “所以社团内部必须有淘汰制度,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完成对应内容的,都要淘汰出去。”
  陈凡起了个头,大家七嘴八舌的,基本上把事情定了下来。
  不止是利益分配,还有组织框架。
  陈凡挂社长的名头,辛英杰担任副社长,是主要干活的人。
  在体制里,副职一般都是背黑锅专用职位,正职一般是抓大方向的,掌握权力核心的,发表一些绝对不会出错的看法和指示的。
  那么这个副职就会按照这个指示去办,要怎么去办,办到什么程度,深浅都由着掌握。
  要出了差错,或者出了事故,就是副职的责任,因为你没按照指示精神办好,是要背锅的。
  辛英杰很乐意,小伙子贼着呢,他是看到这里边巨大的人脉资源,想要圈下人脉,就得选这种干事多的职务。
  至于背锅,学校社团哪有什么锅:“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咱们还缺一个人,缺一个可以串联所有人的人。”
  社团是主体,但干事的,是下边的各个编撰组,每个编撰组下边还有主编、编辑,需要有人串联这些人。
  这里边的事务必定是极其繁忙的,大家又都是学生,学习才是主体,不可能抽出太多时间干这个事儿。
  “船到桥头自然直,先走一步看一步,不能事情还没干,就先让问题难住了,人员后边再想办法。”陈凡拍板道。
  “那就干了!”
  想着赚钱的事儿,宿舍这帮小伙子都充满了干劲。
  哪怕距离京大社团纳新还有一段时间,但大伙儿已经行动了起来,楼上楼下到处打听、搞串联。
  他们需要筛选出,哪些人是贫困生,哪些人的哪科成绩好。
  至于能不能邀请到人,是后边的事。
  到了周五,已经圈定了一些人。
  “杨老师,您有时间不?”
  陈凡找到教师办公室,十几个老师都在一个办公室里,杨蔓绝对是里边最显眼的。
  太波涛汹涌了!
  即使陈凡没啥歪心思,眼角的余光也忍不住多扫一眼,实在太吸引眼球了。
  “陈凡同学,有什么事吗?”
  对于这个学生,杨蔓一向比较慎重,系主任都交代过,千万不要闹出乱子,其它随便就行。
  “杨老师,我打算成立一个新社团,找您帮忙参详一下。”
  陈凡拿了一份《京大新社团成立申请表》,新社团的名字已经定为“京大中学教育研究协会”。
  上边有二十多人的签名,都是这两天舍友拉的人,只有超过 20人以上联名申请,社团才有可能成立。
  “有想法挺好的,学生时代就该多参加集体活动。”
  杨蔓接过申请表,大致看了一下,不自觉地皱起眉头,暗暗咬着牙:“陈凡同学,你知道自己写的什么吗?”
  “杨老师,您应该反过来想,我能给学校带来什么,能给这个社会带来什么,相比之下,这些要求也不算什么。”闻言,杨蔓很想啐他一脸口水。
  难怪坐办公室都说他是流氓文人呢,这就是个不要脸的。
  看看这申请表上写的。
  “随着改开,华夏的教育事业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蓬勃发展,作为京大的学生,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玩意儿就三个字:假大空!
  想赚钱就明说,非得整这么一套崇高的说辞,但话说回来,谈钱真挺俗的,在学校里,还真要这么一套说辞遮掩。
  大家脸面上都好看!
  另外一句,也写得很精彩:“我们社团将最少为 50名贫困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与养家的难题。”
  扶持贫困学生!
  精神是值得提倡的,杨蔓没觉得不对,甚至觉得当代的大学生就该有这样的责任和情怀。
  可问题是,陈凡要的太多,这是拿学校当肥羊呢。
  首先是要一间办公室,还得是教室大小的,桌椅板凳之类的办公用品,一样都不能少,甚至还是超量的。
  一个新社团,谁给你啊?
  其次是要名,要教研组挂名,还要教研组派遣老师指导,你们一个学生创办的社团,都想把老师当牛马了?
  再则是要钱,社团前期购买教辅、纸张、笔墨等费用,都需要学校承担,张口就敢要 500元。
  社团都是自己招人收会费,自己经营的,哪有学校给拨款的?
  最后就是要人,也是最过分的!
  学校向社团派遣两名职工,担任社长助理一职,负责协助社长日常工作,联系各个编辑组。
  要地、要名、要钱、要人!
  大名鼎鼎的五四文学社都没敢跟学校提这些要求,你一个还没成立的社团,谁给你的脸呢?
  也就是陈凡绰号流氓文人,但凡换个人来,杨蔓都不会有一丝一毫的犹豫,直接送他一个字:滚!
  “陈凡同学,拿回去重新改吧,这样的申请表递到校团委,百分之一百无法通过的。”
  “杨老师,就是无法通过,才来找您想办法的。”陈凡讪笑。
  申请表有多过分,自己能不知道吗?但想要把这事儿办成了、办好了,这些都是必要的。
  “陈凡同学,我就是一个班主任,还是资历不深的那种,你这种大事,恕我爱莫能助。”杨蔓呵呵。
  陈凡悻悻,拉了张凳子,直接坐了下来:“杨老师,咱们班好几个同学,都找您报名勤工俭学了吧?”
  “我们宿舍的孙平安,黄土高原的,家里父母年纪都大了,下边还有两个孩子,拿到补贴就往家里寄。”
  “还有陈建业,来学校的路费都是村里人给凑的,家里少了个壮劳力,日子也不好过,也得寄钱回去。”
  “曹洋家的情况,可能稍微好一点,但也有限吧?每个月一样给家里寄钱,手上就留着吃饭的钱。”
  “您可别忘了,陈建业和曹洋都是南方的,行李中连一件厚实的服都没有,要是没钱买服,冬天怎么熬?”
  “京城冬天下雪的!”陈凡无奈,只能卖惨,装可怜。
  杨蔓被说得有些沉重,这年头贫困学生太多了,尤其是农村出来的孩子。
  给家里寄钱,也很普遍。
  陈凡这一届算是比较好的,大龄学生偏少,老三届很多大龄学生,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日子过得很艰难。
  “陈凡同学,你应该清楚,这事情很难、非常难!”
  杨蔓蹙着眉,轻轻敲着桌子:“要不你修改一下?钱少要点,人也别要了,学校怎么可能给社团安排人。”
  陈凡微微扬起嘴角,女老师被说动了:“杨老师,您给想想办法,没钱没人,这事儿真干不成,我这也是为了大家伙,社团成立能解决好多贫困学生的处境呢。”
  想了下,又补充道:“要是上边真不答应,咱们再往下砍,不能上头都没说话,咱们就主动降低条件,都没讲价的空间。”
  杨蔓忍不住翻起白眼,苦笑道:“经济学没白学,都有商人思维了,不过陈凡,你真不觉得自己很过分吗?”
  陈凡摇了摇头,坚定道:“杨老师,您算一下,学校给 500块钱,我们社团解决 50个贫困生问题,平均一人就 10块钱。”
  “我要是咱们学校的领导,碰上我这样的学生,巴不得直接掏出5万块钱,把贫困生问题都解决了。”
  “……”
  杨蔓哭笑不得,这学生脸皮够厚的:“等会儿我去找系主任,让他想想办法,我就是帮你传个话。”
  “谢谢您嘞,杨老师,您帮着卖卖惨,主任肯定会帮忙的。”
  陈凡站了起来,轻咳道:“老话说得好,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事儿就看您了,您忙着,我先回了。”
  杨蔓莞尔,这学生一套一套的。
  杨蔓低下头准备整理文件,
  “会哭的孩子?”
  杨蔓羞红了脸,那小混蛋故意的吧?
  (本章完)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限定室友(1v2)

擎苍月

战少,你媳妇又爬墙了

繁初

社死得到的男朋友

清茶与

医妾

北枝寒

影子

麦阿秋

贼老天你该死

不再恋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