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45an.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老秦王在临终前,会考虑到他们两人和小秦峥,而选择独自一人回宫,静默面对自己死亡。
  他们自然也会对他故去,而痛心疾首。
  然,他们要克制,不能太过悲痛,因为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等着他们去做。
  国,不可一日无君,跪在榻边的安定君被四名孔武有力的内侍搀扶起来,重臣们齐声恭请其把持朝政。
  他们不悲痛么,悲痛的,但老秦王崩后,还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去处理。
  如商定老秦王之号、葬礼规格、国书中如何记载评议老秦王一生功过、新王朝会、新王国策等等等等。
  所以他们甚至不能像普通百姓人家那般肆意哭泣,他们得打起精神应付接下来的种种事情。
  在老秦王身边、榻下,铺满厚实的冰块后,众人从东殿退出,任阳光照在自己身上,也不能驱散周身寒意。
  秦歧玉捏了褚时英的手一下,低声道:“你且先回,这里有我。”
  褚时英担忧地用红肿的丹凤眼看他,同样压低声音道:“你莫要和他起冲突,毕竟是新任国君……”
  说到这,她说不下去了,“罢了,就该阻止他,理应断了,凭我们现在的能力,实在不行……”
  剩下的话隐匿在空气中,两人心知肚明,不必再言说。
  秦歧玉不便在此同她做出些亲昵举动,只说:“放心。”
  良桦夫人正等褚时英一起归,唤道:“侬二人在那里窃窃私语什么?还不快走。”
  褚时英抬首看她,对她点了点头,最后说道:“你且放心大胆去做,家中还有我。”
  秦歧玉颔首,褚时英款步走向良桦夫人,两人相携出宫。
  这两年,随着太子府所有的成年公子均被老秦王打发出咸阳王宫,良桦夫人倒是和秦歧玉和褚时英关系缓和了起来。
  她毕竟是秦歧玉名义上的嫡母,也明白未来要靠秦歧玉生存,所以权衡利弊之下,放下身段,有意交好。
  谁都不想多个敌人,褚时英便也主动给个台阶,是以现下也能一起并肩而走了。
  良桦夫人问道:“侬们刚才在说什么事?”
  褚时英凤眸一看,她便赶紧解释道:“我是看你们神情紧张,故而一问,没别得意思。”
  “夫人。”
  “嗯?”
  褚时英看她,“夫人可敢血谏?”
  青天白日的深宫大道,一股深寒之气笼罩在良桦夫人周身,激起她一身的鸡皮疙瘩。
  大殿中,安定君坐在曾经老秦王坐过的位置上,神情哀切,数位官员挨个上前禀告葬礼事宜。
  他扶着头,疲惫道:“一应事,全按旧例执行。”
  官员们退下,“喏。”
  而后他又道:“亲父身边已无妃嫔,便将全部伺候过他的宫人、同亲父交好的蔡公,送下去,继续照顾和陪伴亲父吧。”
  让活人跟着陪葬,此为人殉。
  殿中一片静谧,秦国为何被其他国家称为蛮夷?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秦国国君实行人殉。
  国君死后,其身边所有人,甚至不乏有惊艳绝绝的名士,均要跟着下葬。
  这次,安定君让蔡兰和所有内侍跟着老秦王一起死。
  突兀的,一道声音炸响,“儿,反对。”
  秦歧玉抬眸,明明他跪坐着连身子都没动一下,偏生能让人感受到他强烈的存在。
  安定君被哭懵的头僵了一下,而后暴怒,“混账!亲父最是疼你,甚至在你家住过,你怎敢反对?你可对得起亲父?你竟想要亲父一个人孤伶伶走,其心可诛!”
  诛这个字,太大了,所有朝臣齐声,“请王上息怒!”
  秦歧玉不避不让,继续道:“曾大父其心坚韧,可曾怕过孤单?若我们让无辜活人跟着他一起走,他才会觉得惋惜,他明明,是那样一个体恤子民的国君。”
  安定君气得浑身发抖,很想站起重重呵斥秦歧玉,但他身子太过庞大,无法起来,便气呼呼道:“此乃祖制!”
  一声嗤笑响起,在安定君把眯眯眼都睁大的情况下,秦歧玉嘲讽道:“何为祖制?往前追溯,我们也不过是造反的诸侯而已,沿用的不是那时的东西吗?
  只不过是后人懒得改,不想改,不想承担改变的后果,所以一代又一代,将这活人殉葬的陋习传承了下来。”
  “既是陋习,当然得改。”
  安定君被气得说不出来,论引经据典,恐怕在场没有一个人说得过秦歧玉,他从当年那个王朝为何要人殉,一直说到现在,说到其他三国早就废止这项制度。
  而后掷地有声道:“亲父不敢背负骂名,废除这项制度,我敢。”
  安定君砰砰砸着扶手,指着秦歧玉道:“你莫要觉得我就你一个儿子,你可以为所欲为!我随时能将公子媳招回国!”
  安定君竟然气的想废秦歧玉,让公子媳回来!大臣们惊了,这可不行,公子媳哪里比得上秦歧玉。
  秦歧玉一个下压的手势,便让想帮他说话的大臣们闭嘴了,他们屏住呼吸,看秦歧玉站起,走到安定君面前挺立。
  两相对视,他道:“您当然要叫他回来,他得回来送曾大父一程。”
  他会怕公子媳,那个脑子里只有领兵打仗的曾经的手下败将?
  “滚!”安定君气道,“你给我滚。”
  秦歧玉道:“滚可以,但我反对人殉。”
  安定君气都要上不来了,重臣们连忙安抚,这刚送走老秦王,可不能再送走安定君。
  便有人说:“此事押后再议吧。”
  安定君摆手,秦歧玉转身便走,半点不留恋。
  他出宫后,没回家中,先去了门客所在之地,众人纷纷献策。
  而他这一反对,让原本平静的朝堂掀起大浪,这人殉制度,是改废除了。
  它太过陈旧,太过不人道。
  臣子互相拜访,商议此事。
  可也有朝中老人,固执已见,认为就该施行人殉,祖制一点都不能动,他们恐惧变化。
  在家中等待死亡的蔡兰,久等宫中人不到,而后方才知道,原来秦歧玉开始反对人殉了。
  他恍惚又欣喜,喜得不是他自己可以不用死了,他都这么大岁数了,不惧死亡,他喜得是秦国未来有秦歧玉,不用再担心了。
  次日,新君上任,安定君成为新秦王,他再次提出祖制,让众人陪伴老秦王下葬。
  秦歧玉再次上书,表明自己反对人殉。
  同时,不像昨日那般他自己一人对扛新秦王,在他出言后,朝中众臣,纷纷发言支持。
  朝中老人反对,两方人吵得不可开交。
  新君的第一次朝会,便在一片混乱中落下帷幕,同时咸阳城知道了朝会闹剧,引众人议论。
  第二次朝会,同样的状况发生,不一样的是秦歧玉换了策略,那些要保留祖制说要人殉的人,不如他们跟着老秦王一起去?
  秦歧玉道:“尔等这么担忧曾大父路上孤单,不如也跟着一起活葬。”
  众人面色一变,拒绝道:“我等乃朝中大臣,身负要职,多有不便。”
  他冷笑:“所以你们不敢去,却要要求内侍们和蔡公去活葬?怎么,你们认为自己比蔡公都重要?别担心你们的职务,多得是人可以替代你们。”
  “还有,”他话锋一转,直视已经换上国君服饰的安定君,说道,“亲父乃是曾大父亲子,是否也要跟着一起活葬?我亦乃曾大父之孙,我儿峥儿乃是曾大父最喜爱的小小孙,不应该一同去吗?”
  安定君大骂:“你个鸟!”
  而后当了三十多年太子,终于当上秦王的安定君,褪去他曾经的软糯,命令道:“寡人要求他们陪葬!不必再议!”
  第八十七章 群起而攻之
  第二次朝会不欢而散, 安定君打定主意叫活人陪葬,谁的话都不听,上书反对人殉的,通通不批。
  到了第三次朝会, 秦歧玉着一身皮裘大氅, 厚重的衣裳同周围只着单衣的官员们形成鲜明的对比。
  他一身贵气, 满身骄矜,身边围绕着同他商讨如何让安定君回心转意的年轻官员。
  众人簇拥着他走到宫门口,而后便见他停了下来, 满脸冷漠道:“他不愿, 那便逼到他愿。”
  而后他迎着宫门的阴影直直跪坐了下去, 宫门口的侍卫们快速躲避,随即反应过来,拔腿就往宫内跑。
  官员们惊诧万分, 就在他们举棋不定, 不知是该入宫参加朝会, 还是同秦歧玉一起跪坐在宫门口时。
  数百名士组成的队伍, 在吕秀和高子圭的带领下, 就在他们无官身之人,能走到离宫门口最近的地方, 悉数跪坐下去。
  这些全部都是秦歧玉的门客。
  吕秀举起羽扇遮住自己半张脸,遥遥望着前方孤身一人跪在宫门口的秦歧玉,自言自语道:“感觉这辈子都没做过这么刺激的事。”
  高子圭板板正正跪着, 余光扫着吕秀道:“放下你的扇子, 好好跪着, 怕谁看你的脸。”
  “你懂什么,现在日头还不烈, 等一会儿太阳升起来,流满脸的汗,丑死了。”
  高子圭闻言无语地收回视线,看着前方的秦歧玉,心潮澎湃,他很期待,当秦歧玉为王时,他们跟着他,会如何大展拳脚。
  在门客和秦歧玉中间的宫门口空地上的官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将视线落在秦歧玉身上。
  是选择年轻聪颖的有望成为下一任君主的秦歧玉,还是选择一直未展露过雄主之姿的现任秦王?
  那肯定还是被老秦王认可,立为太孙,如今直接成为太子的秦歧玉。
  他们咬牙道:“跪!”
  一撩袍角,众官员在秦歧玉身后跪下。
  大朝会是参加官员最多的会议,陆陆续续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官员们,艰难地穿过层层百姓,而后一眼看见数百名士跪坐。
  再往前望,是密密麻麻参加朝会的朝中官员们,其中不乏有自己交好的官员。
  大家交头接耳后,方才知道这是秦歧玉带头逼迫新秦王安定君,要他取消人殉。
  有那心有热血者,直接跪坐下去;有那投机取巧者,跪坐下去;有那不明所以,但随大众肯定没错者,跪坐了下去。
  很快,宫门口前面偌大的空地就没有一点地方了,由秦歧玉为首,紧接其后是当朝众臣,而后是秦歧玉的门客、闻讯而来的各地士子、亦有在为老秦王活葬人员名单中的亲属。
  整座咸阳城都在翘首以盼,等待安定君的决定。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在霸总的世界一穿而过

半袖妖妖

冒名充军,女主她力能扛鼎

尔徽

夫人该洞房了(重生)

杳杳冰敲月

质女

狂上加狂

我的后宫全性转了[穿书]

绮绣雪

反派他六亲不认[穿书]

江羊大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