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航天设施的新线索
第355章 航天设施的新线索
胡江山也不多想了,这所谓的西方动力是哪里的不重要。
如果对方真的很想跟胡江山谈合作,也不是不行,就得拿出诚意来。
如果他们只是随便问问,那胡江山这边就不需要太在意了。
就像刚才胡江山跟周悦竹所说的那样,如果西方动力国外的公司,胡江山就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为他们提供卫星发射服务的,还需要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批。
虽然对方说已经拿到内地有关部门的许可了,但是不是真的还两说呢,没准是打马虎眼。
再说了,所谓的西方动力更可能是一家皮包公司,实际是骗子。
胡江山发动游艇引擎,驾驶着海马号缓慢的驶出了码头,然后在广阔的海洋中驰骋了起来。
现在胡江山的驾船水平又上了一个层级,特别溜。
今天天气很好,清朗的天空上,飘着几朵云,太阳也不是那么晒。
现在海面上也只是有一些风,但是并不大,胡江山将海马号开到了二十五节,只了二十分钟,就到了腾龙湾入口。
胡江山看到有七八条游艇停在腾龙湾的入口处,没有进去,因为前面拦了两艘水警队的快艇。
港岛水警队在这段时间尽心尽责,几乎每天都会很长时间在这里维持秩序,大部分的游艇还是很识趣,看到警示浮飘就不会往里走了,但是每天也有这艘游艇趁着水警队的快艇没在这里的时候,偷偷闯进去,不过很快就会被赶来的水警游艇赶出去。
胡江山驾驶着海马号慢慢靠近了过去,看到那几艘游艇的人不死心,站在甲板上正在跟水警队的人交涉。
“阿sir,让我们进去呗,现在那里边儿什么都没有,空空荡荡的,多难看呀。”
“难不难看不是你们说的,腾龙湾现在已经是禁限区了,是不能随便让船只和人员进去的。”
“为什么呀?我就不明白了。”
“因为岛上面建造有航天设施,很敏感。”
“阿sir,现在不是也没有火箭发射嘛,不会有危险的,我们也不上岛,就让我们进去吧,我们待一会儿就走。”
“不行不行,规定就是规定,不能通融的,要不你们就在附近的海域玩一会儿得了,你们看看,腾龙湾外面的海水不是也挺好嘛。”
其实水警队的人说的没错,腾龙湾外面的海域的海水质量也非常好,只是比腾龙湾里面差一点儿而已。
毕竟腾龙湾的水质好,就会连带着影响周围的环境,使其越来越好。
比如说那些五颜六色的珊瑚礁已经开始蔓延到腾龙湾外围海域了,珊瑚虫已经到处都是。
那些多姿多彩,大大小小的海鱼,海龟,章鱼等生物,自然也会跟过来大量的活动,繁衍生息。
所以可以想见不久的将来,腾龙湾外面肯定会有很多游艇来这里观光游玩,游泳,以及海钓。
胡江山有了新的担忧,担心会吸引很多渔船,在这里大举捕捞,再次把腾龙湾附近的生态环境破坏掉,那可就麻烦了。
胡江山往腾龙湾里面进去,有一艘水警队的巡逻艇靠了过来。
一位男性水警队员朝着胡江山喊道:“先生,里面是禁限区,不能进去。”
胡江山大声解释:“阿sir,我不是来玩儿的,我是腾龙岛里的人。”
那位水警队打量了胡江山几眼,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今天你是第五个这么跟我说的人了。”
“……啊?第五个?”
“先生,你是不是要说腾龙岛是你买下来的,你是岛主?”
“……”
胡江山一时无语,这什么情况?居然还有人冒充腾龙岛的岛主?
这真是太离谱了。
不过好好想想,这事儿也不新鲜。
那帮开着游艇的有钱人为了能混进去,编啥瞎话都是正常的。
现在胡江山还挺尴尬的,别人都把台词说完了,还不止一个,他说出来好像也是假货似的。
胡江山说道:“我是真的腾龙岛的所有人,我叫胡江山,你们可以查一查嘛。”
那面水警愣住了:“胡江山?那不是……”
就在这位水警疑惑的时候,从快艇舱室里又钻出来一位穿着制服的水警。
这位水警队员是位女性。
胡江山一看,松了口气。
他认识这位水警队员,正是有过两面之缘的贝娜副队长。
此时的贝娜身穿着水警队的制服,仍然掩饰不住好身材,甚至更显线条,让人一时间移不开注意力。
贝娜看到胡江山,笑着对那位男性水警同事说:“这位是腾龙岛的所有人,胡江山胡老板,以后看到他就不用管了,直接让人进去。”
那位男性水警这才恍然大悟。
他肯定听说过胡江山这个人,是那位恶名昭著的公子哥儿,但不知道腾龙岛就是胡江山的。
以至于这位水警队员一直在打量胡江山,想看看这家伙是不是三头六臂,总是能闯那么大的祸。
同时也疑惑贝娜副队长怎么看起来跟胡江山那么熟?
两人是什么关系?不会是……
此时,贝娜则跟胡江山打了声招呼。
胡江山朝贝娜摆了摆手:“贝娜女士,要不要去岛上坐一会儿?我请你喝点儿东西。”
“不用了,我还在工作,不合适。”
“那等工作完了,我再请你。”
贝娜笑了起来:“到时候再说吧,胡老板。”
胡江山微笑点头,也不再打扰贝娜的工作了,挥挥手,进了驾驶舱,然后驾驶着海马号进了腾龙湾。
腾龙湾现在已经成了禁限区,现在里面一艘船都没有,显得非常辽阔。
既然一般的船只已经进不来,那么码头的防护措施就不会那么严格了。
比如说原来围在码头周围的栏杆,现在特意留了一个开口,方便船只进入。
海马号刚刚停靠在码头,鱼生就从码头指挥中心出来了,跟胡江山热情地问好。
“老板,您来了。”
胡江山问道:“这两天有什么事儿吗?”
“老板,倒没什么事,岛上一切都很正常,对了,最近有几条船鬼鬼祟祟的,一直在岛周围转悠。”
说着,鱼生还看了看远处,似乎在寻找那几条船只。
“鬼鬼祟祟的船?鱼生,怎么个鬼鬼祟祟法儿?”
鱼生一五一十地解释了起来。原来这几天有一些船只不时会出现在腾龙岛的周边,有的时候在岛的东边,有的时候在西边儿,南北的时候那当然也有。
总之,这几条船似乎在围着腾龙岛转圈。
胡江山一听,确实觉得那些船的行为很诡异。
鱼生又说:“老板,不过那些船并没有试图靠上来,只是在围着岛转,所以我也没向您汇报,不过我和阿旺拍了视频,整理好后会发给您。”
胡江山点点头:“干的好,就应该这样,继续保持警惕。”
说着,胡江山还拍了拍鱼生的肩膀。
鱼生感觉很受鼓舞,玩命点头表示一定会努力工作。
胡江山又跟鱼生说了几句,就让他去工作了。
此时,胡江山说了这些话,倒是感觉口渴了,就去了码头休息室倒了一杯冰镇鲜榨果汁儿,一边喝,一边琢磨着事情。
接下来胡江山要做的事情还是很多的。
胡江山计划对航天发射场进行一次升级,完善一下基础设施,以及支援辅助的设备。
尽量把更多的人员解放出来,做一些更重要的事情。
比如说火箭从组装厂房运载到发射架的时候,流程太繁琐,效率太低,胡江山需要制造更好的火箭转运车。
但问题来了,要制造这东西可不容易,胡江山需要去特种工具设施里研究一下。
喝完了果汁,胡江山驾驶着电瓶通勤车去了“特种工具设备研发与制造中心”。
胡江山来到中控室,打开系统,查阅了现有的预制模板设计,并没有找到火箭转运车相关的东西,看来胡江山需要自己设计了。
胡江山又打开系统自带的设计软件,按照自己的想法从零开始绘制结构图,但是胡江山马上就发现了问题。
火箭转运车的体积太大了,毕竟是转运火箭的,比一般的大型工程车可要大多了。
在设计软件上显示设计条件不足,就算是勉强设计出来,也没有足够大的3d打印设备把这玩意儿打印出来。
那要怎么做?
胡江山有些犯难了,如果连转运车这种东西都搞不定,那更大型的东西肯定也没戏了。
当然也有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分成几个部分单独设计和打印,然后再组装为成品。
但是胡江山并不想这么干,设计难度会非常高,设计周期很长,而且中间会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至于最终可能组装不成功。
而且这样设计出来的东西也达不到胡江山的要求,费半天力气提升很小,还不如不搞。
火箭转运车都要用折衷的办法才能搞定,那别的东西制造起来难度会更高。
这种办法治标不治本,只是凑合事儿。
那么特种工具设施如果能升级,会不会就具备这种能力了?
想到这里,胡江山拿起手机进入“科技引擎app”,查看了腾龙岛特种工具设施的状态,并没有显示升级按钮。
看来还没有条件对设施进行升级。
胡江山叹了口气,看来这件事儿还得放一放。
既然新型的火箭转型车搞不出来,那就只能凑合着用旧的了,效率是差了一些,但好歹能用,进行火箭发射的时间拉长。
就在这时,胡江山的手机响起了提示音。
胡江山心中一动,这个声音非常悦耳,许久没有听到过了,是科技引擎app发出来的,说明有新的信息出现了。
胡江山赶紧看了一眼,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
【发现新设施线索,点击查看内容。】
胡江山点了进去。
【新线索:航天航空设备设计制造中心】
胡江山心中一喜,科技引擎app果然可以感应到胡江山所遇到的困难,并且推出最合适的设施。
这正是胡江山现在需要的。
【线索】:航天航空设备设计制造中心。
【等级】:初级
【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
【前置条件】:中级航天发射场
【建造周期】:20天
【资金投入】:2亿港币
胡江山看到资金投入的时候了,不由愣住了,然后有种窒息的感觉。
好家伙,两个亿,这也太贵了。
当然,如果在现实中正常建造这样的设施,两个亿灯塔元都不够,更不用说港币了,甚至连开工都开不了。
但是相对于“科技引擎app”之中的其他设施,两个亿也可以说是天价了。
胡江山甚至还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
没错,就是两亿港币。
好家伙,胡江山还记得之前他查过账户,满打满算也只有千八百万港币的可用资金了。
现在上哪儿去找两个亿去?
不用说,只能找华耀的王成东要了。
但是最近胡江山没有关注半导体那边的业务,虽然张瑞会定期汇报,但是胡江山不是什么都能记住。
不知道华耀那边为没有结清的货款有多少了。
胡江山拨通了张瑞的号码,响了好长时间,张瑞才接了起来。
“喂,老板,不好意思啊,我们刚才在开会,没有拿手机。”
“没事儿,最近生产线那边怎么样了?”
“老板,两条生产线都运行的很好,而且最近的良率提升的也很快,最高已经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三了,如果再努力一段时间,也许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五。”
张瑞所说的可是了不起的成就。
一般来说,晶圆的良率达到九成以上就已经相当可以了,再往上提升难比登天,一年两年可能都提升不了一个百分点儿。
张瑞这边却能在几个月的时间达到百分之九十三,这说明他们的工作非常有成效。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生产线的能力强,做起事儿来事半功倍。
张瑞又说:“老板,最近我们已经开始做四纳米制成的预研了,我觉得我们可以冲击一下,我有信心可以完成,只不过前期的良率可能会很低,会浪费一些资源。”
(本章完)
胡江山也不多想了,这所谓的西方动力是哪里的不重要。
如果对方真的很想跟胡江山谈合作,也不是不行,就得拿出诚意来。
如果他们只是随便问问,那胡江山这边就不需要太在意了。
就像刚才胡江山跟周悦竹所说的那样,如果西方动力国外的公司,胡江山就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为他们提供卫星发射服务的,还需要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批。
虽然对方说已经拿到内地有关部门的许可了,但是不是真的还两说呢,没准是打马虎眼。
再说了,所谓的西方动力更可能是一家皮包公司,实际是骗子。
胡江山发动游艇引擎,驾驶着海马号缓慢的驶出了码头,然后在广阔的海洋中驰骋了起来。
现在胡江山的驾船水平又上了一个层级,特别溜。
今天天气很好,清朗的天空上,飘着几朵云,太阳也不是那么晒。
现在海面上也只是有一些风,但是并不大,胡江山将海马号开到了二十五节,只了二十分钟,就到了腾龙湾入口。
胡江山看到有七八条游艇停在腾龙湾的入口处,没有进去,因为前面拦了两艘水警队的快艇。
港岛水警队在这段时间尽心尽责,几乎每天都会很长时间在这里维持秩序,大部分的游艇还是很识趣,看到警示浮飘就不会往里走了,但是每天也有这艘游艇趁着水警队的快艇没在这里的时候,偷偷闯进去,不过很快就会被赶来的水警游艇赶出去。
胡江山驾驶着海马号慢慢靠近了过去,看到那几艘游艇的人不死心,站在甲板上正在跟水警队的人交涉。
“阿sir,让我们进去呗,现在那里边儿什么都没有,空空荡荡的,多难看呀。”
“难不难看不是你们说的,腾龙湾现在已经是禁限区了,是不能随便让船只和人员进去的。”
“为什么呀?我就不明白了。”
“因为岛上面建造有航天设施,很敏感。”
“阿sir,现在不是也没有火箭发射嘛,不会有危险的,我们也不上岛,就让我们进去吧,我们待一会儿就走。”
“不行不行,规定就是规定,不能通融的,要不你们就在附近的海域玩一会儿得了,你们看看,腾龙湾外面的海水不是也挺好嘛。”
其实水警队的人说的没错,腾龙湾外面的海域的海水质量也非常好,只是比腾龙湾里面差一点儿而已。
毕竟腾龙湾的水质好,就会连带着影响周围的环境,使其越来越好。
比如说那些五颜六色的珊瑚礁已经开始蔓延到腾龙湾外围海域了,珊瑚虫已经到处都是。
那些多姿多彩,大大小小的海鱼,海龟,章鱼等生物,自然也会跟过来大量的活动,繁衍生息。
所以可以想见不久的将来,腾龙湾外面肯定会有很多游艇来这里观光游玩,游泳,以及海钓。
胡江山有了新的担忧,担心会吸引很多渔船,在这里大举捕捞,再次把腾龙湾附近的生态环境破坏掉,那可就麻烦了。
胡江山往腾龙湾里面进去,有一艘水警队的巡逻艇靠了过来。
一位男性水警队员朝着胡江山喊道:“先生,里面是禁限区,不能进去。”
胡江山大声解释:“阿sir,我不是来玩儿的,我是腾龙岛里的人。”
那位水警队打量了胡江山几眼,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今天你是第五个这么跟我说的人了。”
“……啊?第五个?”
“先生,你是不是要说腾龙岛是你买下来的,你是岛主?”
“……”
胡江山一时无语,这什么情况?居然还有人冒充腾龙岛的岛主?
这真是太离谱了。
不过好好想想,这事儿也不新鲜。
那帮开着游艇的有钱人为了能混进去,编啥瞎话都是正常的。
现在胡江山还挺尴尬的,别人都把台词说完了,还不止一个,他说出来好像也是假货似的。
胡江山说道:“我是真的腾龙岛的所有人,我叫胡江山,你们可以查一查嘛。”
那面水警愣住了:“胡江山?那不是……”
就在这位水警疑惑的时候,从快艇舱室里又钻出来一位穿着制服的水警。
这位水警队员是位女性。
胡江山一看,松了口气。
他认识这位水警队员,正是有过两面之缘的贝娜副队长。
此时的贝娜身穿着水警队的制服,仍然掩饰不住好身材,甚至更显线条,让人一时间移不开注意力。
贝娜看到胡江山,笑着对那位男性水警同事说:“这位是腾龙岛的所有人,胡江山胡老板,以后看到他就不用管了,直接让人进去。”
那位男性水警这才恍然大悟。
他肯定听说过胡江山这个人,是那位恶名昭著的公子哥儿,但不知道腾龙岛就是胡江山的。
以至于这位水警队员一直在打量胡江山,想看看这家伙是不是三头六臂,总是能闯那么大的祸。
同时也疑惑贝娜副队长怎么看起来跟胡江山那么熟?
两人是什么关系?不会是……
此时,贝娜则跟胡江山打了声招呼。
胡江山朝贝娜摆了摆手:“贝娜女士,要不要去岛上坐一会儿?我请你喝点儿东西。”
“不用了,我还在工作,不合适。”
“那等工作完了,我再请你。”
贝娜笑了起来:“到时候再说吧,胡老板。”
胡江山微笑点头,也不再打扰贝娜的工作了,挥挥手,进了驾驶舱,然后驾驶着海马号进了腾龙湾。
腾龙湾现在已经成了禁限区,现在里面一艘船都没有,显得非常辽阔。
既然一般的船只已经进不来,那么码头的防护措施就不会那么严格了。
比如说原来围在码头周围的栏杆,现在特意留了一个开口,方便船只进入。
海马号刚刚停靠在码头,鱼生就从码头指挥中心出来了,跟胡江山热情地问好。
“老板,您来了。”
胡江山问道:“这两天有什么事儿吗?”
“老板,倒没什么事,岛上一切都很正常,对了,最近有几条船鬼鬼祟祟的,一直在岛周围转悠。”
说着,鱼生还看了看远处,似乎在寻找那几条船只。
“鬼鬼祟祟的船?鱼生,怎么个鬼鬼祟祟法儿?”
鱼生一五一十地解释了起来。原来这几天有一些船只不时会出现在腾龙岛的周边,有的时候在岛的东边,有的时候在西边儿,南北的时候那当然也有。
总之,这几条船似乎在围着腾龙岛转圈。
胡江山一听,确实觉得那些船的行为很诡异。
鱼生又说:“老板,不过那些船并没有试图靠上来,只是在围着岛转,所以我也没向您汇报,不过我和阿旺拍了视频,整理好后会发给您。”
胡江山点点头:“干的好,就应该这样,继续保持警惕。”
说着,胡江山还拍了拍鱼生的肩膀。
鱼生感觉很受鼓舞,玩命点头表示一定会努力工作。
胡江山又跟鱼生说了几句,就让他去工作了。
此时,胡江山说了这些话,倒是感觉口渴了,就去了码头休息室倒了一杯冰镇鲜榨果汁儿,一边喝,一边琢磨着事情。
接下来胡江山要做的事情还是很多的。
胡江山计划对航天发射场进行一次升级,完善一下基础设施,以及支援辅助的设备。
尽量把更多的人员解放出来,做一些更重要的事情。
比如说火箭从组装厂房运载到发射架的时候,流程太繁琐,效率太低,胡江山需要制造更好的火箭转运车。
但问题来了,要制造这东西可不容易,胡江山需要去特种工具设施里研究一下。
喝完了果汁,胡江山驾驶着电瓶通勤车去了“特种工具设备研发与制造中心”。
胡江山来到中控室,打开系统,查阅了现有的预制模板设计,并没有找到火箭转运车相关的东西,看来胡江山需要自己设计了。
胡江山又打开系统自带的设计软件,按照自己的想法从零开始绘制结构图,但是胡江山马上就发现了问题。
火箭转运车的体积太大了,毕竟是转运火箭的,比一般的大型工程车可要大多了。
在设计软件上显示设计条件不足,就算是勉强设计出来,也没有足够大的3d打印设备把这玩意儿打印出来。
那要怎么做?
胡江山有些犯难了,如果连转运车这种东西都搞不定,那更大型的东西肯定也没戏了。
当然也有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分成几个部分单独设计和打印,然后再组装为成品。
但是胡江山并不想这么干,设计难度会非常高,设计周期很长,而且中间会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至于最终可能组装不成功。
而且这样设计出来的东西也达不到胡江山的要求,费半天力气提升很小,还不如不搞。
火箭转运车都要用折衷的办法才能搞定,那别的东西制造起来难度会更高。
这种办法治标不治本,只是凑合事儿。
那么特种工具设施如果能升级,会不会就具备这种能力了?
想到这里,胡江山拿起手机进入“科技引擎app”,查看了腾龙岛特种工具设施的状态,并没有显示升级按钮。
看来还没有条件对设施进行升级。
胡江山叹了口气,看来这件事儿还得放一放。
既然新型的火箭转型车搞不出来,那就只能凑合着用旧的了,效率是差了一些,但好歹能用,进行火箭发射的时间拉长。
就在这时,胡江山的手机响起了提示音。
胡江山心中一动,这个声音非常悦耳,许久没有听到过了,是科技引擎app发出来的,说明有新的信息出现了。
胡江山赶紧看了一眼,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
【发现新设施线索,点击查看内容。】
胡江山点了进去。
【新线索:航天航空设备设计制造中心】
胡江山心中一喜,科技引擎app果然可以感应到胡江山所遇到的困难,并且推出最合适的设施。
这正是胡江山现在需要的。
【线索】:航天航空设备设计制造中心。
【等级】:初级
【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
【前置条件】:中级航天发射场
【建造周期】:20天
【资金投入】:2亿港币
胡江山看到资金投入的时候了,不由愣住了,然后有种窒息的感觉。
好家伙,两个亿,这也太贵了。
当然,如果在现实中正常建造这样的设施,两个亿灯塔元都不够,更不用说港币了,甚至连开工都开不了。
但是相对于“科技引擎app”之中的其他设施,两个亿也可以说是天价了。
胡江山甚至还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
没错,就是两亿港币。
好家伙,胡江山还记得之前他查过账户,满打满算也只有千八百万港币的可用资金了。
现在上哪儿去找两个亿去?
不用说,只能找华耀的王成东要了。
但是最近胡江山没有关注半导体那边的业务,虽然张瑞会定期汇报,但是胡江山不是什么都能记住。
不知道华耀那边为没有结清的货款有多少了。
胡江山拨通了张瑞的号码,响了好长时间,张瑞才接了起来。
“喂,老板,不好意思啊,我们刚才在开会,没有拿手机。”
“没事儿,最近生产线那边怎么样了?”
“老板,两条生产线都运行的很好,而且最近的良率提升的也很快,最高已经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三了,如果再努力一段时间,也许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五。”
张瑞所说的可是了不起的成就。
一般来说,晶圆的良率达到九成以上就已经相当可以了,再往上提升难比登天,一年两年可能都提升不了一个百分点儿。
张瑞这边却能在几个月的时间达到百分之九十三,这说明他们的工作非常有成效。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生产线的能力强,做起事儿来事半功倍。
张瑞又说:“老板,最近我们已经开始做四纳米制成的预研了,我觉得我们可以冲击一下,我有信心可以完成,只不过前期的良率可能会很低,会浪费一些资源。”
(本章完)